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探索“少讼止争”模式,种好诉源治理责任田
作者:马荻  发布时间:2024-05-20 09:23:10 打印 字号: | |

武乡中心人民法庭


工作人员


法庭档案

姓名:武乡中心人民法庭

位置:距汉台区城区约10公里

人员:3名法官干警

工作内容:承担周边武乡、汉王、老君三镇的民事案件

工作亮点:武乡中心人民法庭聚焦“少讼止争”文化培育,结合辖区内易发案件类型分篇章制定了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行为规范,营造社会“无讼”氛围;积极探索诉源治理新路径,延深司法职能,将审判工作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实质性化解纠纷,聚焦案结事了;灵活调解方式,擘画诉源治理新蓝图,充分利用各主体职能优势,提高多元化解矛盾的力度。

深耕讼止争”文化,将文明乡风种进人民群众心田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武乡中心法庭始终将以和为贵,“息诉止讼”的司法理念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无诉”理念贯彻到矛盾纠纷化解全过程,以抓前段,治未病的理念开展诉前工作,在法治宣传和道德教化上持续发力,将矛盾止于未发,止于未讼。

“少讼止争”行为规范


进入武乡中心法庭办事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讼止争”文化栏,这是我在案件办理之余结合辖区内易发的民间借贷、婚姻家庭、相邻关系、宅基地使用权等纠纷分篇章制定的“讼止争”行为规范。针对矛盾纠纷在萌芽、发展、调解、诉讼、判决(调解)、执行六个阶段,引导各方当事人树立以和为贵的无讼理念、理性对待矛盾的发生,规避易发生法律纠纷的风险点、减少诉讼中过高的法律预期,从主客观两方面减少诉讼的发生,培育厌讼、讼进而无讼的法治文化土壤。

    延深司法职能,矛盾调处聚焦案结事了目标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作为派出法庭,面对的民事案件数量大、种类多、纠纷杂,坐堂办案,脱离人间烟火,就案办案已经很难满足司法审判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对当事人而言无论大案小案背后都可能关涉一个人的命运、一家人的幸福。武乡中心法庭依法主动履职,下乡办案,进村普法,将审判工作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坚持实质性化解纠纷,牢固树立司法延伸一点,诉累减少一点,在处理劳务合同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相邻关系纠纷等案件时,办案法官会主动去现场,去当事人家中,去村(社区)了解纠纷实质,再因案施策推动案结事了人和。


20244月,原告唐某来到武乡中心法庭要求被告某运输公司向其支付劳务报酬两万余元,并表示还有其他13个人的劳务报酬没有支付,近期会陆续向法院起诉。得知这一情况,为彻底解决唐某等13人与某运输公司的劳务纠纷,使当事人少跑,同时节约司法成本,法庭办案团队前往某运输公司详细了解案件事实,案件事实很清楚,争议不大,但该公司确实已经无力偿还任何债务,为保障当事人权益最终能够得到保障,法庭挨个向次债务人做思想工作,经过三天的努力,最终有两名次债务人愿意主动替被告归还债务,一名次债务人愿意为被告提供车辆担保,但在劳动报酬支付方式上,这13个人又产生了争议,之后法庭多次组织各方协调,最终确定劳动报酬在5000元以下的6件案件一次性给付清结,5000以上的7件案件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调解结案。

活调解方式擘画诉源治理新蓝图

人民调解员及网格员拥有准确的村(社区)数据信息,掌握着服务区域内群众的家庭环境,生活需求和愿望的特点,武乡中心法庭在案件审理中主动加强与村(社区)人民调解员及网格员的衔接,在工作上相互配合,多元化、信息化、现代化处理群众矛盾纠纷。



2024年初,一起宅基地使用权纠纷起诉到武乡中心法庭,因该案的发生伴随了房屋原房主离婚,房主死亡后被子女继承、房屋部分被出卖,当事人共用一个进出口、被告添加大量的附属物等法律关系,又涉及当事人主体众多、纠纷历时时间长、拆迁房补偿获利巨大、各方矛盾突出等问题。法庭多次前往社区了解原被告生活情况及几代人之间的纷争原因,统筹考虑当事人的胜诉权和生存发展权,灵活调解手段,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多次邀请村调委、网格员,针对当事人性格特点家庭背景,准确定位利益平衡点,并为法庭提供了针对性的协调方案,经过多次协商后,最终使纠纷成功化解

    法庭暖心细致的司法服务赢得了辖区群众和当事人的赞誉。


 
责任编辑:汉台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