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软着陆”让当事人住有所居 法官“人性化”执行获称赞
作者:余宝霞  发布时间:2017-12-28 09:54:50 打印 字号: | |
当事人送来锦旗
  2017年12月25日早8时刚到,申请执行人易某就已经等候在执行二庭法官张汉平的办公室了,这一次,她不是来催案,更不是来哭诉自己的遭遇,她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感谢,第一时间将一面写着“公正执法、纪律严明”的大红锦旗交到为了她的权益辛苦奔走近半年的执行法官的手中。

 申请执行人易某是被执行人李某的弟媳。李某之弟与易某婚后没有子女,2010年5月,李某之弟因事故受伤死亡。在李某之弟受伤住院期间,李某放弃在外打工赚钱回来照顾弟弟并在危急关头垫付了部分费用,在李某之弟不治身亡后,经基层组织调解,由易某支付李某垫付款及护理费40000元。经人民法院判决生效后,易某因其夫事故赔偿案尚未履行,也无力支付该款。后在易某外出打工期间,李某因房屋年久失修垮塌无处居住遂住进了属于易某的土木结构的瓦房三间及小房一间。易某具状起诉李某要求返还房屋。

 本案申请执行后,由于牵涉另外两起案件,双方当事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执行法官张汉平首先到双方当事人所诉争的房屋进行了实地查看,房屋位置偏僻,周围更是杂草丛生,被执行人李某原有房屋已经无法居住,随着天气一天一天变冷,双方当事人都已经年过六旬,双方的居住都会出现问题。经过走访村组了解到,被执行人李某已经被列为贫困户,属于易地搬迁安置的范畴,但因安置区域较远,李某不愿意去居住。因易某一直未支付垫付的40000元费用,李某仍居住在易某房屋,虽经执行法官多次做工作,但李某拒不搬出,而易某因无处居住便天天到法院找承办人找领导要求解决。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承办人心急如焚,一方面双方年龄都比较大,必须要稳妥的予以解决;另一方面,申请人无处居住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案件执行出现僵局的情况下,作为资深老法官,张法官并没有放弃,而是一方面积极想办法通过村组做双方当事人的工作,一方面与相关联案件执行法官进行沟通,变通执行,通过双方协商,易某承诺愿意在赔偿款中优先支付李某垫付的40000元费用,同时,通过不厌其烦的对被执行人宣讲法律,联系基层村组解决李某的实际困难,李某也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12月22日在执行法官的协助下李某搬离了易某的房屋,顺利搬进了政府的搬迁安置房。

 案件通过“软着陆”方式执行完毕,当事人顺利搬出房屋钥匙交接完毕,作为执行案件应该可以结案了,但考虑到申请人年龄大,房屋地处偏僻且周围的邻居基本都已经搬迁,张法官又找到了双方当事人所在的村组并组织进行座谈,希望村组织了解他们的情况并进行帮扶。于是便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握着院领导的手,易某激动的说:“感谢法院,感谢法官,让我终于结束了在外流浪的日子。”

 执行工作不仅是兑现胜诉当事人权益的方式,更是加强各方权利保障的手段。这起执行案件的顺利执结,既使双方当事人都有房住,又使双方多年积怨得以化解,取得了较好的执行效果。
来源:汉台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陈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