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吞了老父亲的钱,今天必须给我吐出来!”2月28日,农村还在春节里,两兄弟刚见面,没有其他对话,甚至没有对视,弟弟便指着自己的亲哥哥骂到。汉台区法院西郊法庭的西郑营村的这次巡回审判还未开始,火药味就越来越重,旁听的群众也越来越多。
今天开庭审理的是一起遗产继承官司。郑大爷夫妻二人有两个儿子,在农村还算得上是“小有家底”,有房有地有存款,本该是和谐幸福的一家,却在2010年母亲去世后,对父亲赡养照顾,无法协商一致。无奈,两兄弟在村调委会的主持下,对家产进行了分割,并约定由哥哥全部负责郑大爷的生养死葬。之后,老人便带着他的5万多元的存款,与大儿子生活在一起。但事情总是多变,2011年11月,郑大爷因交通事故受伤住院,意识不清,肇事车主赔付2.3万元,半月后,老人伤重不治身亡。安葬完老父亲,小儿子觉得父亲生前的5万元存款和2.3万元赔偿金应该有自己一份,认为自己的哥哥独吞了父亲遗留的财产。而哥哥却认为既然弟弟放弃了对父亲的赡养,那么财产就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两兄弟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在村委会5次调解未果后,弟弟将哥哥告到了法庭。
庭审中,两兄弟互指对方薄情无情,不履行照顾赡养父亲的义务。法庭举证、质证时,法官出示了依职权调取的5万元存款取款明细证据,原来是父亲本人在生前到银行取的款,看到取款单上的签名,弟弟和妻子对视一眼,这是他们没有想到的结果。
见此情景,法官宣布休庭10分钟,利用在短暂的时间,法官开始分别给二人做工作。“你看,你们父母都已去世,这世上只有你们兄弟俩是至亲,不要为了一点小钱把亲情搞僵了,你们还有孩子,要给孩子做好榜样,不能因为一场官司把兄弟情打没了……”在场的同村亲邻你一言我一语的也参与了进来。哥哥的妻子诉说苦衷:“与老人生活的几年中,公公一直身体不好,住院手术,陪床送饭,端屎端尿都是丈夫在忙,小弟一家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到头都回不来一次,根本谈不上尽孝道。连父亲去世安葬都由丈夫一人独自承担,可现在还被告上法庭。”话语间,老人生前的邻居也对夫妇照顾老人的事做了见证:“确实十分辛苦,给父母做饭洗衣、送老人去医院看病,在老人膝下,老大的确比老小付出的多。”在法官、陪审员、村干部和旁听群众的共同劝解下,兄弟二人当庭达成由哥哥给付弟弟6000元的调解协议,并现场给付履行。
调众口难调之案,解难分难解之结。汉台区法院西郊法庭法官到村组巡回开庭,不但方便了群众,而且有效调动了旁听群众参与调解的积极性,情法理的糅合,使案件调解有了好的突破口,达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