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学园地 > 法官札记
群众观点大讨论活动信息调研专刊
增进群众感情、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能力
作者:院办公室副主任 姜晓玲  发布时间:2011-09-07 12:33:14 打印 字号: | |
  随着“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为贯彻落实上级法院开展“群众观点”大讨论精神,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增进群众感情,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我院结合实际,采取多项措施认真开展“群众观点大讨论”和自查活动,通过这次自查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法官,只有联系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才能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下面,我将自己在审执各项工作中贯彻群众路线、强化群众观点、坚持群众立场、实现司法为民方面所做的工作情况自查报告如下。

  一、开展群众观点大讨论活动中个人学习工作情况

  1、认真学习,广泛讨论,深刻领会实质内容。

  基层法院处于群众工作第一线,对保障民生,维护稳定,化解矛盾有着义不容辞的职责。近年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下,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新期待、新要求,法院在审判工作中深入联系群众,运用群众观点,依靠群众力量,依法及时稳妥审执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各类案件,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一名法官,在自查中我认真学习文件,深刻领会群众观点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学习了《论党的群众工作》、《毛泽东文选》、《邓小平理论》和《人民法院警示教育案例选编》等论著,通过加强学习,主动与干警进行群众观点讨论,深刻领会党的群众观点的具体要求和精神实质,拓展做群众工作的知识面,开阔为群众服务的眼界。

  2、争先创优,重点宣传,为推动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今年以来,我院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为抓手,先后开展“法院管理加强年”、“创新措施落实年”和“万名法官干警下基层、访民意、听民声”、“万件案件大评查”、“万名法官干警大培训”、“千件司法建议”和“千名办案标兵评选”等活动。活动中,我们对在审判“五进”中依靠人民陪审员和人民群众审理调处各类案件的情况,及时做好宣传报道。并通过组织全院干警赴经济发达地区法院学习考察,开设专题论坛,对照寻找差距,激励干警思想。在汉台区的红歌比赛中我院编排的舞蹈《东方红》获得三等奖。百人红歌方阵作为唯一合唱节目参加全市庆典晚会。发扬传统、坚定信念,组织干警到华阳革命圣地参观学习,通过重走革命路线、重温入党誓词,使广大党员干警接受教育,队伍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延伸触角,宣传报道重点突出。广泛运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及时刊发法院工作简报和调研信息62期。56篇稿件被《汉中日报》、《法制日报》、《汉中审判》、《中华风采人物》等中、省、市法治刊物和各级法院信息网站采用。5月份,制作《用事实说话,为和谐添彩》专题片在汉中电视台新闻栏目滚动播出。通过策划以上活动和重点宣传了法院立足群众妥善化解矛盾,立足审判为积极群众办实事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为推动法院开展群众观点大讨论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开展群众观点大讨论活动中的思想认识

  今年,省法院在全省的“万名法官干警下基层、访民意、听民声”活动,就是让我们领导和法官干警通过深入基层识民情,贴近群众听民声,服务群众解民忧的好举措。我认为这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的客观要求,更符合法院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次开展群众观点大讨论活动,使我对树立群众观点和坚持群众立场有了新的认识。如何才能做到“以人为本,执法为民”?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着手。

  1、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做好群众工作。我们审判机关工作人员在执法中,如果不加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教育,很容易滋生骄傲自满,脱离群众,贪图享受,不思进取,官僚主义,坐堂办案等种种背离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甚至侵犯群众利益的思想和现象。因此,只有真正理解和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才能做好群众工作。人民法院既是审判机关又是群众工作部门、人民法官既是司法工作者又是群众工作者,自觉地将党的群众观点落实到具体的司法工作中,积极回应群众的司法关切,满足群众的司法需求,切实解决好群众观念、群众路线、群众感情、群众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真正做到“人民法官为人民”。

  2、增进群众感情,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党员正处在社会背景的大环境下,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广义都有所发展,并占有一定市场,有些人的本性自私,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会趁隙而入。这样复杂的社会环境都对我们每名法院干警提出严峻考验,作为一名法官要明确是非,要经得起来自各方面的各种各样的诱惑,也就是从根本上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用真情对待群众,真心服务群众,把群众当亲人,设身处地替群众着想,带着责任和感情做好工作。满腔热情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矛盾,增进同群众的感情,把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和服务办案部门放在首位,尤其是在替领导当参谋时要坚持群众立场,从大多数人利益出发,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坚持干好群众期盼的事、干警满意的事。

  三、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当前法院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一是个人整体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解放思想、更新理念还不够深入。二是便民、利民、司法为民的举措不能适应新时期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需求,有的举措还停留在字面上,落实不到位,还有待提高。三是司法宣传工作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公众对法院工作的真实情况知晓率低。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法院整体工作的推进。如何进一步增进群众感情、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我们做群众工作的能力,需要我们每名法院工作人员在每个工作岗位中去落实和改进。

  1、查找存在问题,防微杜渐,警钟常鸣。要向宋鱼水等优秀法官学习,学习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确立“法不可偏、钱不可贪、官不可讨”的人生准则和“辩法析理,胜败皆服”的价值追求;结合近年来的典型违法违纪案例,做好自我警示教育,针对典型案例中所暴露出来的滥用审判权力,办金钱案、人情案、关系案以及泄露审判秘密等问题,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防微杜渐,警钟常鸣。

  2、遵守司法礼仪,保持仪表,司法为民。在工作岗位,坚持统一着装的规定,整洁、得体地穿着制服。在开庭时遵守开庭时间,在庭审中遵守司法礼仪,保持良好的仪表和文明举止,对双方当事人的人格尊严给予同等的尊重,避免当事人对法官产生合理怀疑。对当事人或群众的来访热情接待,文明用语,礼貌待人,让每位来访者能感受到法院的周到热情。对当事人找领导催案提出质疑或意见,一定要热情接待,耐心解释。在接触基层群众时使用文明恰当的言辞,决不以势压人,切实做到司法为民。

  3、完善功能设置,因地制宜,改进工作。努力在后勤工作中探索如何方便群众诉讼、如何有力保障办案部门工作上想新招,因地制宜,进一步完善立案庭、基层法庭等窗口部门的功能设置,改进工作,尽量让人民群众少跑路,让干警无后顾之忧的投入审判工作。

  4、狠抓民意沟通,营造氛围,增进认同。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法院的影响力。开设网络庭审直播、裁判文书上网、民意沟通信箱等服务方式,促进审执公开,增进群众的认同,使广大群众更加支持法院工作,进一步巩固提升满意度。

  总之,贯彻群众路线是我国司法的基本属性,强化群众观点、坚持群众立场是我院实现司法为民,提高满意度的有效抓手。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更是今后我们在各项工作中创新的思想源泉。经过此次群众观点大讨论自查活动,我们将与时俱进、团结拚搏,竭力提高服务审判第一要务的能力,力争为干警执法办案营造良好的宣传舆论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保障。
责任编辑:蒋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