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学园地 > 案例评析
如何提升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调解即时履行率
作者:姜晓玲  发布时间:2010-12-23 14:39:35 打印 字号: | |
  贯彻“案结事了”的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处理方针,以机制创新、方法创新、效率创新为手段,汉台区法院大力推进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处理,有力提升了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率和即时履行率。2010年,该院在“借用外力促调解、换位思考巧调解、把握时机速调解”的调解框架模式下,共受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45案件,调解和撤诉结案41件,调解率91.1%,调解后的自动履行率100%,民事赔偿履行到位金额218万元。

  一、调解必经。首先要在思维上形成积极调解的定势。该院每一件附带民事诉讼调解是必经程序,承办法官在收到案件后,会在第一时间征询被害人意见,及时通知被告人或其亲属到庭调解。针对很多被告人经济赔偿能力有限,且羁押在案,调解时需要一些关心被告人并有赔偿能力的人员参与配合才容易达成调解的情况。如附带民事诉讼原告李某起诉被告人田某交通肇事赔偿一案,被告人田某被刑拘,其母系精神病患者,且二次婚姻,家庭住房是5.12汶川地震由各级政府资助修建,无门、无窗。案件审理过程中,为了做到案结事了,主管刑事审判的连成义副院长和索晓江庭长身先士卒,先后主持和参与附带民事案件调解20件次,数次到当地政府、村组基层组织,通过多方协调由被告人亲属借款和贷款5万元对原告进行赔偿,但原告坚持要求不属于案件赔偿范围的死亡赔偿金,数次到法院混闹,动辄以死相要挟,为体现人道主义精神,又首案启动了刑事被害人救助资金5万元,从而使案件得到顺利及时判决。

   二、因势利导。要想提升调解即时履行率,就要加强开庭前诉讼指导,积极为调解做准备。该院刑事法官在附带民案件处理时,首先会对当事人进行法律宣传和诉讼指导,征求当事人对附带民事部分调解的意见,注重多方位、多角度地与当事人沟通交流,引导他们换位思考,站到对方的立场上想问题。为附带民事案件进一步调解打下坚实基础。其次在开庭审理前对有证据证明被告人的行为可能构成犯罪的,适时进行法律法规和刑事政策教育,让其知道可能承担的后果,怎样才能得到从轻、从宽处罚,使其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过错,从内心深处愿意对被害人进行赔偿或补偿。接下来是对存在过错的被害人也明确指出其应负的法律责任,使之对赔偿规定认识清楚,避免赔偿请求过高和不着边际,促使双方当事人向着合法、合理、合情的目标靠拢。

  三、因案制宜。要把握调解时间和技巧。调解工作何时开展,如何开展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承办法官首先要吃透案情,对当事人的心理把握准确,一旦调解时机成熟,快速抓住时机。这就要求法官在调解前认真翻阅案卷,询问当事人及其亲属和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的调解方法。2010年副庭长张迁在审理附带民事诉讼原告张某某等6原告与被告胡某等5被告人身损害赔偿案中,被害人及其亲属,急于盼望被告人得到其所期望的惩罚,情绪比较激烈、冲动时,张庭长避其锋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对被害方宣讲法律知识,逐步打消被害方的不合理要求,后又巧妙组织受害人和被告人到双方家中实地查看,既让同为农村家庭的原被告各自家庭经济现状有所了解,又让被告人及其家人看到原告人的损失情况,促使双方换位思考,并通过村组干部、相关亲属,背靠背探知底线同时,选择一个家庭有赔付能力的涉案在逃人员亲属到案做工作,严肃指出案件可能导致的法律后果,宣传法律先行赔付后酌情从轻的规定,历时一个月,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由被告人与在逃人员家属共同达成赔付33万元给6原告的调解协议,达成调解协议后承办人立即制作了法律文书,现场敦促各被告人兑现义务,当即送达文书,防止当事人思想波动、反复。领取赔偿款时原告向法官下跪,该案真正取得案结事了效果。

  四、果断出击。要抓住有利时机提出调解方案。除了做好被告人思想工作,促其赔偿。在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过程中,有少数的被告人清楚地知道自己即将承担的责任的严重性,也不愿调解,消极赔偿,这样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势必恶化。这种情况,办案法官开庭后不应急于判决,而是要想办法动员其配偶、父母、亲戚朋友,最终通过亲情感化,达到调处目的。适当时可以召集亲友参加双方当事人的调解并代为赔偿,让被害人见到有给付希望后,再趁热打铁提出双方都易接受的方案进行调解。此种方式尤其适合青少年犯罪,2010年,该院根据未成年人特点,邀请共青团、妇联、学校等有关部门、单位的陪审员参与涉少案件审理,庭审中分析犯罪原因,给被告人亲属与被害人亲属做工作促成了10名青少年被告人与被害人达成了调解协议并即时履行到位,目前,这些少年被判处缓刑的被告人全部通过了社区矫正,顺利实现了阳光下的救赎。

  旧曲亦有新法奏。刑事附带民事调解工作关乎社会稳定,是一项艰难的工作,我们办案人员只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一件常规基础的工作依然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汉台法院刑事法官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司法为民的诺言。
责任编辑:叶 亮